阳春三月,微风和煦。随着气温不断回升,雷山县茶农们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,争分夺秒采摘今年的春茶。这些天,在各个连绵成片的茶园里,随处可见采茶工忙碌采茶的身影,一垄垄茶树间,灵巧的指尖在新芽丛中上下飞舞,勾勒出春日采茶的热闹图景。
在望丰乡干河沟茶叶基地,茶山碧波起伏,茶树尽情吐绿,忙碌的茶农们斜跨竹篓在茶树间穿行,采摘春天的第一抹新绿。每年的春茶开采时节,附近的村民都会到基地来采摘。他们通过指尖上的劳作,成就自己“心尖上的幸福”。每天下午四点左右,我县各家茶叶公司便会来到收购地点,负责收购的工作人员对茶农们采摘的茶青按等级、质量、品种等进行归置,现场均以当场结算的方式进行。对少部分还比较欠缺采茶技巧的农户,他们耐心地给予示范和讲解,既增加农户收入也能确保茶叶产品的质量。前来交易的人有年轻妇女,也有白发老人,大部分村民都是“资深”的采茶能手,一片片绿叶子,让他们的钱袋子渐渐鼓了起来,日子也越过越好。
望丰乡望丰村村民吕德发
“我来摘茶叶有三天了,在家里没有什么事做,来这里工作,大帮小补。多挣一点钱补贴家用,买糖果哄哄孙子,孙子上学了也好给他一些零花钱”。望丰乡望丰村村民吕德发说道。
雷山云尖茶业实业有限公司茶青部主管聂应文
“今年开园比以往早,我们从2月23日开始收购。前期主要是收福鼎大白的独芽、福鼎43、福鼎中小叶的一芽一叶。因为刚开园,每天的收购量不是很大,独芽一天大概有一百四五十斤,龙井一芽一叶大概有一百七八十斤,中小叶大概有一百八十斤。每天都有三万元左右的费用用于收购茶青,一直持续到现在”。雷山云尖茶业实业有限公司茶青部主管聂应文对记者说道。
夜间,雷山云尖茶业实业有限公司茶青收购点的货车载回当天收购的茶叶,工人们连夜对茶叶进行萎凋、杀青、压扁等六道工序的加工,最大限度地保证春茶的品质。
雷山云尖茶业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通平
“为了保证茶青的品质,还有产品的质量,我们当天收购回来的茶青都是经过一定的萎凋程度之后,连夜加工。这样,虽然辛苦一点,但是确实能够保证产品的品质,提高我们雷山茶品质的质量。目前我们生产的茶叶,绿茶一类的有银球茶、扁形茶还有云雾系列茶,红茶有金红和红梅,这类一共生产了五款茶叶,这五款茶叶也是在批量生产中。我们的包装、销售等都在有序地开展中”。雷山云尖茶业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通平对记者说。
作为黔东南州的产茶大县之一,雷山县茶叶种植历史悠久,享有“中国茶文化之乡”等称号,“雷山银球茶”更是被列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。雷山所产的高山有机茶,叶片肥厚、耐冲泡,氨基酸、茶多酚、儿茶素以及微量元素硒、锌等含量丰富。无污染、原生态,已然成为了雷山茶的标签,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。为保障我县春茶质量安全,县农业农村局还开展茶叶专项检查,严把质量关,为雷山春茶质量“保驾护航”。
县农业农村局检测中心主任杨奕海
“我们通过集中宣传,主要是农药经营户是否按照规定销售农药等投入品,在集体方面加强平时的日常巡查,现在春茶开采得比较早,查看他们是否使用违禁农药等投入品。另外,加强抽检,检测是否有农药残留超标,确保茶叶产品的质量安全”。县农业农村局检测中心主任杨奕海说道。
近年来,雷山县立足自身优势,大力实施“生态立县、文化兴县、旅游强县”发展战略,积极以绿色和有机为突破口,大力发展茶产业,许多农户因茶脱贫、因茶致富,茶产业已成为我县的主导产业之一。2018年6月,在黔杭两地的共同努力之下,吉利雷山云尖茶旅扶贫项目正式启动,并成立雷山云尖茶业实业有限公司。该项目占地11150平米,由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捐赠2000万元,杭州市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配套253万元建设完成。如今,雷山云尖茶业实业有限公司已建成标准化茶叶加工厂、标准化茶园。近三年来,雷山云尖出品的云尖茶、金红茶等茶叶产品远销全国各地。
县茶叶产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甘德全
“目前,全县茶园面积16.24万亩,可采摘面积13.5万亩,茶产业覆盖全县8个乡(镇)132个村,全县茶农达1.8万户7.8万余人。全县注册茶叶加工企业及加工厂156家,省级龙头企业5家,州级龙头企业7家,年生产能力达4500吨以上。生产加工茶产品主要以中高端为主,其它为辅;绿茶为主,红茶为辅;春茶为主,夏、秋茶为辅”。县茶叶产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甘德全对记者说道。
随着气温上升,雷山县西江镇、达地乡、丹江镇等重点茶叶镇,都先后开启了全员采摘。据悉,我县2020年茶青下树产量25150吨,茶产品产量5030吨,综合产品产值10.6亿元。
来源:雷山发布,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